人们普遍对形体姿势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有着广泛的误解。
这种误解让很多人陷入了本可以完全避免的长期病症之中,也让更多的人一直处于疾病久治不愈与反复复发的折磨之中。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身姿问题与名目众多的疾病没啥关系,最多也只是引起腰酸背痛这类算不上疾病的症状,这些症状只有当他们老了以后才需要认真对待。
而事实是大多数疾病,都和形体与姿势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今天就来为大家揭秘其中的原因。
中西医结合的观点
中医主要研究的是气血经络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认为哪里的气血(血液供给与循环)出了问题,哪里就会生病。
下边用现在人们最普遍的“脖子不正”现象做个说明。
如果你稍微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自己或周围的人,大多数都脖子不正。这种歪斜不单纯是颈椎向某个方向倾斜,常常还伴随着颈椎的旋转、错位、曲率变化等。
图片
这种病态的姿势降低了人的抵抗力,也就是增加了病毒可乘之机——变形扭曲的脖子,会对血管、神经、筋膜等造成影响,血液循环自然不好,于是成为杂病丛生的所在。
西医认为血液不但为身体各个地方带来所需的氧气及营养物质,也会将这些地方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同时血液中还包含大量的免疫物质,用于对付各种细菌和病毒。
一个地方的血液循环不好,大量的代谢废物堆积(以酸液存在于细胞间质中,就是中医常说的“湿气”),又缺乏充足的免疫压制,于是就会成为细菌或病毒的根据地。
图片
如果进一步在脖子上探究,会发现很多人脖子部分的膀胱经也常有硬块,此硬块可由左右膀胱经延伸到督脉,形成一个一个硬币大小的硬块,而这个大硬块更可能附着在颈椎,造成颈椎的病变。
颈椎下面是延脑,延脑是人体血压、心跳等的控制中枢,也被称为“生命中枢”。此处如有病变,就可能诱发心律不整、血压下降等症状。西医因为无法从心脏谐波找到病因,因而不知该病如何发生。
图片
此处形成的硬块或结节,还可能产生更多的瘀积,甚至结成微小的血块,向下顺着膀胱经流向肺部,经过各内脏的俞穴,就有可能造成内脏中之血栓,诱发冠心病或糖尿病。
而对脑部及肺部血液循环的妨害,还可能诱发高血压。
图片
再进一步观察颈部,会沿着脖子的胃经及大肠经,超过八成的人都有小结节,按下时很痛,这些地方都是细菌的堡垒。如果用力按摩推拿,人会产生很多痰液。
图片
西医的观点
新的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多数人的脖子都是歪的呢?除了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和玩手机这个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
颈椎只是脊柱的一部分,脖子问题往往是脊椎等其他地方出了问题后,一种代偿的结果。例如“髋关节转位”就会引发众多的疾病。
图片
髋关节是一种球窝关节,非常容易发生转位——也就是股骨头在髋臼中脱离了正常的位置,向外脱出但并未完全脱臼的状态。
由于髋关节没有感觉神经,以至于即使陷入转位状态,人也从不感觉疼痛或不适,但是它会导致人产生长短腿以及骨盆倾斜。
图片
骨盆一歪,人体重心发生偏移,就会引起身体倾斜。而人体为了保持平衡,会自发调整骨盆和脊柱的角度,于是又会造成腰椎倾斜或旋转,接着胸椎和颈椎会跟着发生歪斜或旋转。
图片
大家从小都玩过搭积木游戏,如果最下边的积木偏移了,越往上搭,扭曲的地方越多,因为这样才能保持积木不会垮掉。骨盆与脊椎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骨盆倾斜和脊椎歪斜扭曲,会导致骨骼、肌肉、神经、内脏等多个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异常。例如肌肉疼痛、僵硬甚至痉挛;压迫神经,导致疼痛或功能障碍;骨头出现磨损,诱发关节炎;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刺激脊柱旁的交感神经链,导致内脏功能紊乱;腹腔压力失衡,诱发胃下垂、便秘或腹泻;影响胆囊收缩,诱发胆结石等。
骨盆倾斜作为起始因素,通过破坏脊柱力线平衡→引发脊柱结构异常(侧弯、旋转、曲度改变)→导致肌肉-神经-内脏代偿失衡,最终引发从局部(腰背痛)到全身(神经压迫、内脏功能紊乱)的多种疾病。
下边给大家看张图:
图片
这张图表达了当盆骨不正后,向上引起脊椎的多处变形与肩颈倾斜,向下引起的膝关节与脚的变形,以及可能引发的各种病症。原图中这些疾病名称可能看不清楚,下边我结合相关文献罗列一些:偏头痛、脱发、失眠、耳鸣、重听、美尼尔氏症;
眼痛、眼疲劳、视物模糊、斜视、三叉神经痛;
牙痛、门齿偏位、齿槽脓漏、语言障碍;
鼻中隔弯曲、鼻炎、鼻塞、鼻出血、鼻息肉;
冻结肩 、肩颈痛、肩周炎、肩颈紧张、颈背综合征;
喘息、风湿热、多发性关节炎、高血压、低血压;
内脏下垂、肋间神经痛、痛风、呃逆、坐骨神经痛;
脊柱后弓、背痛、腰痛、腰椎变形、椎间盘突出;
屈伸功能障碍、疝气、膝关节病患、脚气;
肝病、肾病、糖尿病、脑血栓、静脉曲张;
生殖器官炎症、膀胱炎、子宫肌瘤、不孕、卵巢囊肿;
食道癌、直肠癌、扁桃体炎、心脏病;
白血病、肥胖症、肺癌、乳癌等。
最根本的原因:细胞活在力学环境中
尽管中西医上述的观点,已经揭示出身姿问题和疾病的关系,但是并不究竟。因为那些都是比较“老”的科学知识,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表明:细胞对力的感知与反应,才是关键所在。
人体有37万亿个细胞,以往的研究都是把细胞放在化学环境中,研究细胞的生化反应——也就是只看重细胞与各种微观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细胞生活在一个力学环境中,每个细胞表面都有数千个“力学感应器”,它们感知着周围环境中各种力的变化,然后才引发相应的生化反应。
这些力可能是扭曲、紧张、剪切、压缩、拉伸、弯曲和摩擦等。细胞会对不同程度的力,做出多种方式的反应——迅速改变细胞行为并使其产生生理适应,包括基因表达和炎症反应。
细胞可以感知并将力信号转化为化学反应,力学信号对几乎所有主要的细胞功能,包括细胞存活、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等都会产生影响。其他诸如伤口愈合、免疫反应、细胞癌变、癌症转移、炎症反应等,都和细胞感知到的力密切相关。
简而言之:细胞对力的感知才是决定性!细胞会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很多时候要看它受到什么样的力。
当身体处于最佳姿势时,每个位置细胞感受的力都是与之适配的,相应的生化反应也是正常的。但当身体某个位置长期存在紧张、扭曲或变形等情况,细胞的力学环境发生无法调整的变化,细胞就会生病,而由细胞组成的脏腑或组织也就会表达为某种症状或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免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