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万血洗合资4S店:轩逸车主当场砸钥匙置换,销售连夜改朋友圈求生,二手贩子蹲门口抢车,这场价格屠杀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上周六下午,我亲眼看到一个轩逸车主把钥匙直接拍在展厅桌子上,问销售:“置换补贴还能不能再叠?”声音大到隔壁展位都听见了。销售小哥愣了三秒,赶紧翻价格表确认,旁边围观的几个潜在客户开始窃窃私语。这一幕让我想起十几年前诺基亚专卖店里的场景,只不过这次轮到合资车了。
更戏剧化的是,那天晚上我合资经销商朋友的朋友圈画风突变,从之前的“德系工艺传承百年”改成了“我们保值率高”,结果评论区炸了锅,车主们轮番开火:“高得过油价?”“保值率能当饭吃?”第二天早上这条朋友圈就消失了。
6.98万这把刀,砍得合资措手不及
128公里纯电续航配2055公里综合续航,比轩逸经典最低配便宜1.3万,这个组合拳确实够狠。我算了笔账,按北京92号油价7.5元计算,2.69L的百公里油耗意味着一公里不到两毛钱,比坐地铁都便宜。
汽车之家在北京早晚高峰实测,空调开24度,表显2.8L。后排坐三个成年男性,油耗也没超过3L。车主群里有人专门跑了个极限测试,里程表跑到1999.9公里时拍了视频,油箱还剩两格,配文写着“加油站见我算输”。
服务区泡面老板的吐槽挺真实:“以前这车来加油还能买瓶水,现在车都不熄火,直接就走了。”
9万给L2+,同级对手连夜删配置表
“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5R12V方案,29颗传感器,这配置单拿到15万级别也不算丢人。实测1000公里零接管,车评人猫哥在广深沿江高速直播时一边吃鸭脖一边让车自己变道,弹幕疯狂刷屏。
同价位帝豪L只给定速巡航,车道保持都要选装。4S店销售被客户连环追问后,只能支支吾吾说“我们底盘调校更德系”。
比亚迪那个OTA升级更绝,9月25日一推送,1.2万名老车主瞬间白捡了新技术。油耗直降0.3L,零百加速快了0.4秒,车机还多了K歌功能。车主老王直播升级过程,弹幕刷屏“这是把老用户当亲生的”。
升级后有人半夜在地库开演唱会,物业贴条投诉竟然比以前少了一半,NVH优化效果立竿见影。
续航数据藏着更深的门道
128公里纯电续航看似不算突出,但实际体验可能超出预期。北京车主小赵国贸到通州往返45公里,三天后电量还剩31%,APP提示“建议本周再充一次”。他把充电枪锁在单位地库,周一插上周五拔,同事以为在蹭公司免费电,其实家里充电桩都快闲置了。
一年省下的油钱,足够给媳妇买iPhone 16 Pro,这账怎么算都划算。
综合续航2055公里更离谱。媒体从广州开到北京全程2011公里,到达时还剩63公里续航。副驾专门把加油站设为途经点,结果导航一路提示“无需补能”,司机差点无聊到犯困。
后四连杆VS扭力梁,9万级的“贵族”配置
9.98万的510KM领先型直接给后四连杆独悬,朗逸、轩逸、帝豪还在坚守扭力梁。麋鹿测试75公里时速通过,比老款提升4公里,车尾循迹性堪比15万级速腾。
网友毒评挺到位:“比亚迪把多连杆自由打到10万内,合资再卖扭力梁就是耍流氓。”
车机芯片6nm工艺,安兔兔跑分超48万,《原神》中画质30帧稳如老狗。3D控车功能更有意思,手指滑屏就能遥控车窗天窗,深夜接女友时远程弹开后备箱,玫瑰配灯带,仪式感拉满。
150万销量背后的市场洗牌
秦PLUS累销破150万辆,连续两年轻型轿车销冠,轩逸这个老大哥被正式拉下马。广东某村婚宴20辆秦PLUS组婚车队,红绸系“中国结”尾灯,村口大爷说得实在:“以前结婚找奥迪,现在找秦,省钱还爱国。”
国庆三天订单1.8万台,60%来自轩逸、朗逸置换。二手车贩子直接蹲4S店门口收车,价高者得的场面像菜市场抢白菜。
合资的护城河或许没想象中那么深。哈尔滨车主大楠零下20度开暖风,能耗12.8kWh/100km,同价位埃安S直接飙到18kWh。他在车友群晒图:“别人开电车穿羽绒服,我穿短袖还冒汗。”
价格战才刚开始
技术迭代的速度超出预期,6.98万这个数字背后代表着整个行业的重新洗牌。当技术、配置、价格的天平发生倾斜,消费者用脚投票的速度比品牌方想象得更快。
这场价格战,大概才刚刚开始。
免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