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萨那的夜空被以军的火光点亮时,胡塞武装举行的秘密会议瞬间变成了一片血色的修罗场。据西方媒体透露,以色列发射的十枚钻地弹穿透了也门胡塞武装的地下掩体,把原本的政治会议变成了一场集体的葬礼。
联合早报报道也说,胡塞武装的行政机构负责人拉哈维、副总理米夫塔赫,还有六位部长当场遇难,留下来的人大多伤势严重。
这次被以色列防长卡茨用“毁灭性打击”来形容的行动,的确让也门胡塞武装的高层损失惨重。
以色列军方那句“抓住情报短暂时效”的官方说辞,表面上轻描淡写,却掩盖不了背后那套非常精密的情报网络。
要知道,胡塞武装的安全系统一直都很严密,特别是高层聚会的地点,更是绝对机密中的机密。
能够实时掌握会议的时间安排、精准获取建筑的结构信息,甚至可能破解也门胡塞武装的防空系统漏洞,这样的能力使得这次斩首行动展现出令人胆战心惊的精准度。
胡塞方面试图把这次事件说成是“例行研讨会”来缓和气氛,但死伤名单泄露了他们的真实意图。拉哈维虽然算得上是个政治象征,但米夫塔赫的死亡,以及掌控能源、宣传和内政的部长团被一并击毁,这明显是在针对行政核心,体现出这次行动的精准打击目标。
也门胡塞武装幸存的“最高政治委员会”主席马沙特愤怒地表示要进行报复,警告外国企业“迅速离开以色列”。
有人猜测,也门胡塞武装里可能有内鬼,把关键情报泄露给了以色列。一些在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域的外国机构,也有可能成为泄密的帮凶。
和以前以色列的行动相比,大家会发现,之前他们主要攻击也门胡塞武装的港口、电站这些基础设施;这次则直接瞄准了政权的核心高层,显示出战术层面升级,变成了对“重要人物的重点打击”。
这种变化的背后,反映出美国和以色列情报体系渗透得非常深入,从获取情报到实施打击的“最佳时机”可能就只有几个小时,然而这短短的时间却足以重新调整地区的势力格局。
以色列选择在这个时候展示实力,既是为了威慑伊朗支持的武装力量,也是在试探国际社会的反应,就像赌徒在牌局中突然亮出底牌,既想让对手害怕,又想看看外界会怎么反应。
胡塞武装的报复承诺绝非空话,也门的胡塞武装拥有大量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完全能够对以色列南部的城市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
不过,失去了整个行政班子的组织架构,在短时间内可能很难协调出大规模的反击行动。代理职责的穆夫塔虽然算得上是老资格,但要重新整合多个部门的运作系统,这个挑战可不小。
以色列对也门胡塞武装的打击,让人禁不住联想到之前以色列针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高层的暗杀行动。
看到这个残酷的局面,伊朗方面还没有做出官方回应。虽然也门胡塞武装在报复方面比不上伊朗革命卫队,但他们手里也有一张底牌。
也门胡塞武装掌控着红海出入口的曼德海峡这个重要水域,如果他们启用自杀快艇之类的武器,涉及以色列的船只将会受到更大的威胁。可以预见,中东局势还会持续升级,变得更为紧张。
免息股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